文章来源:未知 作者:礁石游戏网 发布时间:2024-12-13 22:06
孩子几岁开始培养逻辑思维?培养孩子逻辑思维
儿童思维发展分为三个阶段:
1、动作思维阶段(1-3岁)
桌上放着一个苹果,宝宝矮小够不着,这时他发现旁边有凳子,于是把凳子搬过来,自己爬上去,成功地把苹果拿到手。
儿童学会借助别的东西来达到自己的目的。不到三岁的儿童以动作思维为主,思维在动作中进行。
2、具体形象思维阶段(3-6岁)
这个时期儿童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,他们缺少立体感和空间感。
这时,家长可在儿童拆装玩具或积木时,帮助他们理解平面与立体的关系,和儿童玩图片分类和比较游戏,让儿童从具体中学会归纳和抽象;
利用儿童的好奇心,经常向他们提出各种问题,引导他们去观察事物和现象等。
3、抽象逻辑思维能力(6-11岁)
这个时期是培养儿童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。一只狗有4条腿,两只狗有8条腿,三只狗有多少条腿?
这种问题属于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题。家长要注意让儿童学会独立思考,不要给儿童现成的答案。
所以孩子6-11岁时是培养逻辑思维的关键时期。
1、数独
数独是起源于18世纪的一种逻辑游戏,需要根据9×9盘面上的已知数字,推理出所有剩余空格的数字。数独对于孩子的思维能力以及专注力有很好的锻炼效果。
其本身难度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适当调整,而且其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数字,可以根据孩子年龄段的实际情况进行改动,变成丰富多彩更加形象的图案。
2、拼图游戏
拼图游戏是非常适合孩子去玩的,拼图就是一个不断观察、尝试、修改、配对的过程。
于拼图而言,需要从整体认知到局部,在陪孩子玩的过程中可以添加适当引导,让其逐渐清楚单个与整体之间的关系。
拼图玩具很多来源,也是非常适合家长孩子一起参与的。
3、体育运动类游戏
很多家长可能会觉得奇怪,体育运动不是主要以体力为主的么?为什么还能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。
实际上体育锻炼除了改善体质,促进血液循环,提高血液中的含氧量外,也会相应的增加大脑的供氧,而且可以提高人的反应速度,促进大脑发育。
并且很多团体体育运动都是运动策略比体力更加重要。
4、棋类游戏、桌游
这类游戏相对来说更加适合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孩子,因为这类游戏的规则相较于其他几类游戏更加复杂,也正因如此,更能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。
棋类游戏的整个过程就是在规则中不断推理、演绎、推理、演绎。
且这类游戏更加多样性,想要赢得胜利,不仅仅是对逻辑思维的考验,更培养深度思考的能力。
遇到调皮的孩子也不要着急,因为孩子可不会在意你这些的,你可以单独给孩子设立一个游戏房,所有东西可以在单独的房间玩耍,不能拿出来,这样会让他的行为收敛一些。
孩子淘气是基于自发性意志的表现。允许孩子淘气,才能使其意志变得坚强。淘气的孩子生气勃勃地做游戏,而老实的孩子却只能呆呆地打发时间,因为他不明白该干什么才好。淘气对孩子的自发性的发育成长是大有好处的。孩子“淘气”的常见原因及对策: 原因一:好奇心引出的“淘气”。这是最常见的原因。幼儿性格的典型特征表现为活泼好动、好奇。幼儿期孩子知识贫乏,许多事物对他们来说,都充满神奇和奥秘。在好奇心的驱使下,孩子渴望了解更多的事物,也希望自己能摸摸试试,往往成人越不让看,越不让做的事情,孩子偏偏要看要做,成人则视为“淘气”。 对策:孩子对不了解的事情感到好奇,是一件好事,实际上这是一种探索、一种学习。这时成人如果只是斥责或打击,他们的求知欲望就会被泯灭,正在萌发的自信心也会遇到扼杀。成人应该珍惜孩子的这种求知心理,抓住时机,予以引导,一方面,要向孩子介绍新接触到的事物的简单知识,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;另一方面,要耐心讲道理,帮助孩子“淘气”,并要求孩子不影响成人工作或损坏东西。这样,既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,又能使他获得新知识,形成好行为。 原因二:想引起成人的注意,故意淘气。有些孩子表现欲极强,喜欢引起成人的注意,如有的目的是希望得到表扬,却常常做出了成人不欢迎的事情来,成了“淘气”的行为。 对策:对于想引起成人注意的孩子,成人则应该放下正在干的事情,去关心他,倾听他的要求,然后对他进行合情合理的教育,让孩子知道成人是关心他的,使他达到心理上的平衡和安慰,而保持正确的行为。更为重要的是,对这一类孩子,成人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其行动,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然,遇事力求在事先打“预防针”,让他知道成人对他是关心和注意的,避免引发其“淘气”行为。 原因三:因精力过剩造成的“淘气”。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,各种能力也不断提高,但是如果成人所能提供的活动环境和条件不能满足孩子需要,他们剩余的精力无处使用,也会产生“淘气”行为。 对策:对于精力过剩的孩子,成人应给孩子创造一些条件和机会,提高孩子动手动脑的能力,培养其良好的意志力和品德,让其过剩的精力有用武之地。其中父母指导孩子的游戏活动很重要。 不要小看了宝宝的玩,宝宝的玩需要父母的指导和适度参与,如果只是给宝宝买了一大堆的玩具,却不教给宝宝怎么玩,或者大人根本就没有玩过宝宝的玩具,那么你的宝宝就很难从他的玩具中得到更多的“智力营养”。也许他只会把积木杂乱无章地堆叠在一起;把球盲目地扔来扔去;别人玩娃娃家游戏时他往往充当一个破坏的角色;也根本坐不下来耐心地拼图和画画;常常一会儿也闲不住,但也不知他在忙什么,上蹿下跳,大叫大嚷,消耗他过剩的精力。这样宝宝也就很难从玩具和游戏中获得更多的乐趣,反而会成为一个讨人嫌的“小闹将”。久而久之,不仅对宝宝的智力发展有影响,也会影响宝宝的性格。 原因四:有意识的淘气,有的孩子喜欢用有意识的淘气来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。 对策:对有意识“淘气”的孩子,成人可采取“冷处理”的方法,既不要打骂,也不要训斥,等到事情平息以后,再指出他的不良行为,并给予纠正。也可以用“自然后果”法惩罚一下,让他感觉到自己的行为给自己带来的后果,让其牢记教训,下决心改正错误。这种淘气一般出现在年龄偏大的孩子身上,3岁前不常见。 总之,对待孩子的“淘气”,成人既不能简单粗暴,也不能放任不管,而应该区别对待,因势利导,循循善诱。